
濟南北大槐樹清真寺作品

余年歷史。寺內存有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年石碑,碑文記載:“北大槐樹莊,迤西之有清真寺,日方與明弘治”。清同治、光緒重修,民國二十
余年歷史。寺內存有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年石碑,碑文記載:“北大槐樹莊,迤西之有清真寺,日方與明弘治”。清同治、光緒重修,民國二十年擴建,民國二十九年(1940)因建緯十二路展寬,將該寺禮拜殿拆除占用,在部分剩余的建筑上進行擴建。

1949年3月由女寺教長金延榮師娘主持,在北大槐樹1085號,北大槐樹清真寺旁修建現寺。 “文革”期間被關閉, 1988年5月18日北大槐樹清真女寺修復開放。2003年濟南市伊協利用緯十一路清真寺拆遷機會,協同槐蔭區政府重建北大清真女寺槐樹。2005年10月(伊歷一四二六年 齋月)建成。新寺占地一畝一分,有禮拜大殿、教長室、沐浴室,禮拜大殿面積50平方米,附屬建筑面積60平方米。

今年穆斯林開齋節的前一天,我有幸拜謁了剛剛落成啟用的濟南北大槐樹清真寺。

具有濃郁阿拉伯建筑風格的濟南北大槐樹清真寺靚姿,從八里橋南望,在橫空出世的高架鐵路橋與新建的高層樓群陪伴下,隱約可見清真寺的嬌奇身姿。穿過鐵路橋,一路觀望,北大槐樹清真寺越來越真實清晰,越來越姿美迷人......







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伊斯蘭教彩繪











伊斯蘭教彩繪
伊斯蘭教彩繪












伊斯蘭教彩繪
伊斯蘭教彩繪

漫步來到清真寺前,只見紅幅高懸,彩帶飄灑,好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。

駐足細看清真寺,穆民感動心潮涌。在別致靚麗的伊斯蘭風格的清真寺后面,半空駛過"和諧號"高鐵,展示著各民族的團結和諧,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,高歌猛進。

這座嶄新清真寺,是因片區改造而拆除舊寺重建的,經短短兩年多的艱苦努力,這座建筑面積達一千七百多平米,比原來擴大近一倍的肅穆,圣潔,端莊的嶄新清真寺便落成啟用。

清真寺東門(男寺)大門

一進門廳,迎面懸掛著"清真言"的牌匾。
寬敞,明亮的清真大殿,可容納五百名穆民同時禮拜。

清真寺內的所有門窗均采用中空玻璃的拱形尖頂門窗,突現民族風味。
整個清真大殿,莊嚴,肅穆,大方,圣潔,又那么多姿多彩,富麗堂皇。
清真寺開齋用攴廳。
伊斯蘭教裝飾
寺廟彩繪
伊斯蘭教壁畫
伊斯蘭教手繪畫
伊斯蘭教裝修設計
伊斯蘭教墻繪
伊斯蘭教手繪墻
伊斯蘭教墻體彩繪

伊斯蘭教設計制作

伊斯蘭教內飾圖片

伊斯蘭教內墻彩繪

伊斯蘭教內墻壁畫
衷心感謝關注分享,
請多指正!